不要坠入“无手机恐惧症”
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75%的人有手机。在很多大城市的街头,放眼看去,拿着手机的人比比皆是。不过,手机对人类生活的改变,有时候可能会变得太过分,甚至有人患上了“无手机恐惧症”(8月11日《广州日报》报道)。
所谓“无手机恐惧症”,是说任何事情都要借助网络和手机等工具,断了网,没了手机,就像“瘾君子”一样不舒服,内心有严重的焦虑和焦躁情绪,甚至对现实生活都有了厌恶感、逃避感。
人际交流可以借助工具,人的交际交流却不能坠入工具化生存。毕竟,人不是工具,而是有思想、有感情、有信念的“思想集合体”。人更是创造者,他需要借助面对面的交流、身临其境的感受,通过“人格磁场”,给周围群体以及社会带来力量和希望。这种丰富多彩的社会性,才是人的本性所在。所以,过多地用工具化的枷锁,锁住了人本然的精气神,以及社会能量的流动,注定是一种倒退,是一种精神洪荒化现象。
“无手机恐惧症”,更需要用情感化、社会化进行拯救,多放大“人”的社会性以及交际性,从而给自己打造出美好的精神乐园,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勃勃生机!(耿银平)
推荐阅读:zoe
滚动内容
-
不要坠入“无手机恐惧症”
消费 · 2020-07-26
-
华勤通讯崔国鹏:2021年5G千元机推向市场
消费 · 2020-07-26
-
iPhone XS Max京东再降200元 这回买不
科技 · 2020-07-26
-
青橙VOGA V激光投影手机体验:用这款手机追剧无敌
资讯 · 2020-07-26
-
HTC 发布 U12 Life 智能手机,设计接棒
资讯 · 2020-07-25
-
2018手机圈大事件,网友最意想不到的竟然是诺基亚重
资讯 · 2020-07-25